跨境卖家”大逃离”!越南制造+墨西哥仓成美国市场”最佳替代方案”?

商业保险

深圳的亚马逊卖家们通宵达旦地修改者Listing价格,义务的工厂主紧急叫停发往洛杉矶的集装箱,广州的物流商开始大规模转租美国海外仓……

 

美国对华关税的加码,正在跨境电商行业引发一场大地震。当综合税率飙升至145%的历史高位,上万卖家面临着一个痛苦的抉择:是咬牙承受巨额成本,还是彻底放弃耕耘多年的美国市场?

在这场变局当中,越南的工厂和墨西哥的仓库,正成为越来越多卖家的新选择。但这条转型之路上,真的如想象中那般平坦吗?

01

中国卖家面临生存危机

 

2025年4月,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迎来了重大的调整,综合税率从104%飙升至145%,叠加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跨境电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

这一政策变化直接冲击了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中国卖家群体,迫使众多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全球业务布局。

02

涨价、撤离还是转型?

在严峻的关税压力下,中国卖家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约60%的卖家选择通过提价10%-30%来应对成本压力,但市场反馈并不乐观。

另有20%的卖家则选择彻底退出美国市场,转向欧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而行业头部企业则采取更积极的全球化策略。

03

越南制造+墨西哥仓

越南制造:机遇与挑战

面对成本压力,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将目光投向越南。这个东南亚国家以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约为中国的1/3)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成为最热门的转移目的地之一。

我们去年就在越南设立了分公司,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很明智。”主营服装的跨境电商负责人张敏说。她的公司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建立了生产基地,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综合成本比国内低了约15%。

然而,越南制造并非完美解决方案。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工人效率较低、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问题,都让转移之路充满变数。一位电子配件卖家透露,他们在越南试产的首批产品,良品率比国内低了近10个百分点。

墨西哥仓:地理与政策双红利

 

与越南的制造优势不同,墨西哥凭借其毗邻美国的地理位置,正在仓储物流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美墨加协定(USMCA)提供的关税优惠,更让这个拉美国家成为规避美国高关税的“跳板”。

 

跨境卖家

 

我们现在采取的策略是:国内生产,墨西哥仓中转,再进入美国市场。”从事家居用品贸易的王先生介绍,这种模式虽然增加了物流环节,但综合成本仍比直接面对145%的关税要低得多。

不过,墨西哥方案同样面临挑战。当地仓储租金在过去半年里已经上涨了30%,海关通关效率也时常不稳定。有卖家反映,货物在墨西哥海关的平均滞留时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越南和墨西哥,其他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也在中国卖家的考虑范围内。这种多元化的布局策略,或将重塑全球跨境电商的产业格局。

美国关税大棒下的这场产业转移,正在考验中国跨境电商的应变能力和战略眼光。越南制造和墨西哥仓虽然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但都不是完美的选择。

跨境卖家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期,或许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说:“没有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对于中国卖家而言,如何在变化中找到平衡,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将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

© 版权声明
全球退件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