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海运网
近期,有关美国海关对跨境电商货物征税及监管政策的变动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前有消息称,在今年9月之前,输往美国的电商货物仍可享受关税豁免。然而,据常驻美国的业内人士透露,美国海关确实已向报关业发出一封信,表示最晚将于今年9月完成系统建设,开始对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征税。同时,海关对货物低报价值的严查,导致电商货物的恢复进度相当缓慢,预计仅有两成多能够顺利过关。

美国海关CSMS(货运系统信息服务)发布的一项重磅公告,在跨境电商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该公告聚焦于“商业环境(ACE)开发和部署计划”,并明确将关键部署时间节点定在了2025年9月。这一消息立即吸引了众多从业者的目光,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重大变革。
近期,美国海关的查验率飙升到70%,中国跨境电商遭遇了“低报货值”的严打风暴。一夜之间,中国跨境卖家的“美国梦”被海关查验率的飙升警报所惊醒。查验率从原先的5%飙升至70%,这场“史诗级跳涨”给中国商品带来了集装箱开箱、天价罚单、物流瘫痪和断货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申报流程方面,新增了“预计抵达时间”字段,这一看似细微的调整,实则对物流与报关环节的协同产生了深远影响。卖家们后续在安排货物运输时,必须将这一因素纳入考量,以确保申报顺畅。
同时,美国海关还划定了一道预警“红线”。当单日或单人进口额超出800美元限额时,ACE系统将立即拉响警报。这意味着,以往部分卖家利用小额进口免税额度进行风险操作的空间被大幅压缩,一旦触及预警,后续通关流程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查。
在合规监管方面,ACE系统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即使在800美元豁免额度内,海关也将严控不合规货物。过去一些试图打擦边球、蒙混过关的手段将彻底失效。只有完全合规的商品才能顺利通行。
宁波某家居卖家因申报货值与实际采购价存在12%的偏差,货柜被扣,并收到了28万美元的罚单,相当于其全年利润的1/3。此外,物流时效崩盘,查验周期从平均3天拉长至21天,亚马逊仓库的断货率飙升到47%。成本方面更是雪上加霜,普通查验滞留7-15天,耗时超过30天,物流成本暴涨30%-50%。有卖家直呼“物流费比货值还高”。
美国海关的“显微镜式审查”正在引发连锁反应。亚马逊卖家面临生死劫,断货导致IPI分数骤降,仓储容量被砍。独立站则出现了“退货潮”,物流延误超预期,消费者退货率飙升20%,连带运营成本激增。
业内人士指出,按照70%查验率、28天延误和30%物流成本涨幅测算,卖家综合成本将增加40%以上。低价策略彻底失灵,利润变得极其微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CE系统的开发和部署时间表已更新,并定在了2025年9月,但官方明确表示这只是概念性时间表,随时可能变动。这一公告在卖家群体中引发了热议。部分卖家怀揣希望,认为800美元豁免政策有望借此延期至9月,为他们在风雨飘摇的贸易航道上提供了一座暂时的避风港。然而,也有冷静的声音指出,此次公告并未直白表明与“取消800美金关税豁免额”存在直接关联,因此800美元豁免政策依然面临取消的风险。
回首过去,关税风波一次次冲击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堤岸。从最初的震惊到担忧未来出路的恐慌,再到如今的逐渐平静,背后是无数从业者的煎熬与摸索。好在T86暂缓取消,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诸多卖家正在抓紧时间筹备应对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政策变动。
业内资深卖家建议,一旦T86最终取消,走商业快递依托T01和T11的清关模式较为稳妥。同时,对于通过中转国绕关这种看似“捷径”的方式,务必慎之又慎。在跨境贸易战场中,唯有合规经营才能走得更远。
一位经验丰富的物流专家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卖家正面临从“免税甜头”的舒适区向“全面合规与高成本运营”的新常态转型的严峻挑战。应对这一转变的关键策略,在于实施合规化、多元化及精细化的“三维发展蓝图”。只有将“合规性”深深植根于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国卖家方能实现从追求短期暴利到稳健长期盈利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