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制造业竞争有点激烈
图片来源:CNBC
首先是越南,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一些国际企业将越南视为潜在的制造业中心。以三星为例,该公司在2008年就开始在越南筹建手机生产线,至今已经是越南最大的外商投资者和最大的出口商。
近期的报道也显示,更多的国际企业正把目光投向越南。例如,荷兰的高科技公司VDL前段时间宣布,将在越南建立一家专注于制造半导体元件的新工厂。
越南政府也于今年3月22日透露,百事公司承诺将在越南额外投资4亿美元,用于建设两家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新工厂。根据去年10月的统计数据,越南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激增,其中约90%是用于建厂的资金。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随着供应链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推动,不少国际企业正在考虑将他们的制造基地或供应链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印度和越南都是近年来备受企业关注的候选地点。
在供应链选择中,各企业关注的焦点通常是成本。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的统计,印度、中国和越南是全球制造成本最低的前三名国家。
图片来源:U.S. News & World Report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印度的制造业实力以及与越南的差异。
从榜单上看,印度成为亚洲最大的制造商市场似乎并不难。然而,在对比出口总额时,会发现情况截然不同。根据越南海关发布的数据,2023年越南的出口总额为969.9亿美元,而印度则为756.5亿美元。
在这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游戏中,越南所展现出的主要优势是制造电子产品的能力。以英特尔为例,越南是其全球最大的集装、封装和测试芯片的工厂所在地。位于胡志明市的英特尔生产工厂已被投资15亿美元,这也使得越南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中脱颖而出,拥有竞争优势。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若想击败越南成为亚洲制造业中心,难点还在于高昂的进口税。
进口税过高,那么从国外引进的原材料和设备的成本就会增加,这也就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成本也会更高。对于希望在印度投资建厂的外国企业来说,高昂的进口税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经营成本,让他们对在印投资产生疑虑。
目前印度设有10%的信息和通讯技术进口税,相较之下,越南的平均进口税大约只有5%。原本印度的进口税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制造商,现如今降低进口税将是印度政府吸引外商在本国境内生产商品的一种策略。
同时,印度也需为外资营造更友好、合规的市场环境。去年6月中旬,印度监管机构以“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为由,宣布没收小米印度公司约合人民币48亿元的罚款。这种严厉的监管环境无疑会使许多寻求在印度展开业务的外国企业望而却步。
综上数据来看,印度想要成为“亚洲最大的制造业市场”,还有很多路要走。
眼看着印度和越南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成为各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于同属于这场竞争漩涡中的中国市场来说,我们应该着急吗?
实际上,并无必要。成本虽然是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却非胜败的唯一标准。
与其同印度和越南比拼更低的制造成本和工厂数量,不如将焦点转向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和品牌力的构建,在与欧美市场的竞争中获取更高的溢价。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我国企业在推进跨境业务和打造品牌出海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产品的研发创新以及品质提升,以此获得市场与消费者的信赖。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海外一些地区的低制造成本优势进行出海布局,通过在那边建厂,既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满足更大范围的市场需求。
此前有消息称,比亚迪决定在越南富寿省的富河工业园区建设电动汽车工厂。虽然由于战略调整和市场变化,该建厂计划暂时搁置,但这一动向启示我们,灵活调整和优化全球生产布局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策略,不仅有助于分散风险,还能更好地适应和把握国际市场的变化。